因題材、故事或者品質的緣故。
有些電影,就出現了影迷感覺「意猶未盡」的情況。
于是形成了續集期待。
而如果對香港電影較為熟悉。
應該知道,有三部電影的后續,時常被港片迷所提及。
它們分別是「風云」、「寒戰」和「赤道」。
期待值高低我們暫且不論。
單就問世難度而言。
自成坡度。
第三名,《風云3》。
主創演員為郭富城和鄭伊健,但幕后團隊不一樣。
該系列第一部上映于一九九八年,電影名為《風云之雄霸天下》。
由文雋編劇、劉偉強執導,嘉禾電影公司出品。
電影對漫畫原著進行了改編,將主要劇情集中在步驚云、聶風與孔慈、雄霸之間的恩怨情仇上,尤為突出步驚云的桀驁、冷酷與深情,以及聶風的飄逸、淡泊性情。
步驚云自幼記得雄霸的殺父之仇,但一直隱忍待機,而他的武學天分和桀驁也被雄霸所忌憚,所以雄霸在得知關于自己下半生的批語后,就開始陰謀除去步驚云,聶風則純良無知,軟弱而被動,在生死關口得知當年父親被雄霸所害的真相后,方振作反擊。
瀑布練功、五彩石、屠無雙城、夜入劍冢、請泥菩薩、風云皆愛、搶親、闖俠王陵、后陵激戰、遇麒麟臂、大戰火麒麟、決戰劍圣和風云合璧,一個大氣磅礴又細節棋布的玄幻武俠江湖,為影迷和漫畫迷徐徐展開,幾乎所有人都為之目奪神馳。
當年成績斐然。
不但開創了香港電影大規模應用計算機特效的先河。
更奪得香港年冠,內地票房排名年度第八。
口碑更是極強。
第二部等了十年。
一場物是人非。
出品制作公司換成了寰宇電影,導演更換為彭氏兄弟。
郭富城已貴為金馬連莊的影帝,經歷「雙琪奪面」事件的鄭伊健則人氣大跌。
電影名為《風云2之皇者降臨》,還頗有一種氣勢磅礴之感。
而雖然甫出之時,聲勢震動影壇,香港更創下昔時華語電影有史以來最多戲院銀幕上映的盛況,但最終的市場表現和口碑,卻應了其中任達華的一句臺詞,「風云再現,不堪一擊」,香港總票房僅1544萬,名列年度第六,內地總票房為5923萬,僅排名年度第三十。
上映后,吐槽者眾多。
無論劇情、表演,還是服化道和特效,皆未能逃脫,這實在可以形容為一場全方位的潰敗。
劇情方面,動作戲份占比過重,而本就不足的文戲部分,則被兩位女主角一人一聲「云哥哥」、「風哥哥」占去不少。
而雖然電影中的特效其實很強,比如無名的「萬劍歸宗」、步驚云「霸劍」、絕無神的「殺拳」和聶風的「入魔」,皆無可挑剔,但動輒突來的慢鏡頭實在讓人難以忍受,這種動作設計和剪輯處理,明顯違背了商業電影的節奏要求,很難不讓觀眾產生昏昏欲睡之感。
這樣的一種失衡的結構、失當的處理,如何能俘獲影迷?
口碑可謂大敗。
關于系列第三部。
目前而言,有兩個版本,但皆尚無下文。
第一個是在2009年的「《風云2》亞太地區票房過億元慶功會」上,寰宇老板表態,「《風云3》計劃在內地拍,而且《風云3》中內地的演員也會更多。不過郭富城和鄭伊健這兩個人是不會變的,除非若干年后等他們老了再重拍。」
而郭富城也當即表示自己「知恩圖報,不會拒絕出演《風云3》。」
內容未完結,請點擊“第2頁”繼續瀏覽。